農業是我國國民經濟最大的基礎產業。近年來,農民生活水平穩步提升,農業效率大幅增長,行業發展突飛猛進,中央連續出臺六個“一號文件”鎖定“三農”問題,有力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的建設。
信息技術的發展,提升了農業生產的效率,也提高了農民的生活水準,并極大地推動了新農村的建設,促進行業整體的可持續發展。黨的十七大和十七屆三中全會將農村信息化提到前所未有的高度,強調要用信息技術裝備農業,加速改造傳統農業,加快推進農業、農村信息化。
平臺建設目標 :利用信息化手段,助力農業生產、支援農村建設、服務廣大農民,全力推進農業、農村信息化建設。
平臺功能如下:
生產資料控制:利用先進的計算機技術,實現對區域內的生產工具、農業各物種種植面積、畜牧業養殖數量、水產業養殖數量進行綜合控制。
農業生產控制:利用無線通信網絡,實現農業生產中的自動化控制、監測、預報等功能,從而極大提升了農業生產的現代化水平。
數字化生產指導:農民需要準確、迅速地獲取專家建議以指導農業生產,同時對于病蟲害等難以解決的農業問題,需要農業專家遠程提供診斷。專家可與農民進行遠程視頻互動,實現對農民生產的全面指導。
農產品溯源:通過二維碼應用,能夠實現在農產品流通過程中對產地、品種、屠宰、采摘等各類信息的查詢。大大提升了監管機構的管理效率和食品的安全系數。
涉農企業辦公管理:涉農企業內部文件到達、重要事項提醒等需要更有效的方式在整個企業內進行傳達。外勤人員深入田間地頭,需要隨時隨地接入總部辦公系統,進行公文審批、郵件處理等工作。通過集團短信、郵箱服務、企業通訊錄方便企業內部的信息傳遞,通過移動辦公滿足人員的外出辦公需求。